【转载自DEKRA德凯】DEKRA德凯携手NIDA为西安交通大学颁发校园网络评估证书,助力智慧校园建设
在近日于深圳举办的2025消费电子创新大会(CEIC 2025)上,全球专业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DEKRA德凯与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etwork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lliance, 简称NIDA)联合为西安交通大学隆重颁发了校园网络评估证书。这一授证仪式在大会的NIDA第三届网络创新发展大会举行,标志着西安交通大学在校园网络,特别是智慧教室场景的规划与建设方面,达到了行业领先的水准,为全国高校的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创新港校区核心网络负责人张哲,DEKRA德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中国大陆及香港董事总经理吴航军,以及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秘书长邓一鸥出席了颁证仪式。六大评估与测试维度此次评估严格依照NIDA联盟发布的《高校园区网络评估指标及测试方法》和DEKRA德凯编制的《高校园区网络智慧教室场景测评方案》,从全域安全、绿色节能、高速网络、确定体验、泛在连接、自治网络六大核心维度,对智慧教室的网络性能进行了全面、严谨的评估与测试。评估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充分考虑了高校园区网络的特殊需求,并结合了智慧教室场景的应用特点。全域安全:确保网络架构与数据传输的端到端安全可靠。绿色节能:评估网络设备与整体方案的能效表现,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高速网络:验证网络带宽与吞吐能力,支撑4K/8K视频、VR/AR等高质量教学应用。确定体验:保障关键教学业务(如在线互动、直播、考试)的低时延与零卡顿。泛在连接:实现教室空间内无线网络的无死角、高密度覆盖。自治网络:提升网络的智能运维与自动化管理能力,降低运维复杂度。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创新港校区核心网络负责人张哲在颁证仪式上表示:“非常荣幸在CEIC这一全球性的创新盛会上获得DEKRA德凯与NIDA颁发的权威证书。这是对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化建设成果的肯定,也是一种鼓励。智慧教室作为未来教育的重要载体,其网络体验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创新。通过此次评估,我们不仅验证了现有网络的优异性能,更明确了未来持续优化的方向。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校园网络品质,为师生提供世界一流的数智化教学与科研环境。”DEKRA德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中国大陆及香港董事总经理吴航军表示:“数智化教育正在深刻改变知识的传授方式,而稳定、高效、智能的校园网络是这一切的基石。我们很高兴能与NIDA及西安交通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合作,并选择在CEIC大会上分享这一成果。DEKRA德凯致力于通过专业、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和测试,帮助教育机构构建面向未来的高质量网络基础设施,共同推动教育数智化转型。”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秘书长邓一鸥表示:“NIDA致力于推动网络技术的创新与标准落地。与DEKRA德凯和西安交通大学的成功合作,是我们将高校园区网络评估标准从理论推向实践的关键一步。我们的长远目标是通过持续建设校园网络建网标准体系,助力高校建设更创新的网络基础设施,从而提升网络质量与用户体验,更好地支撑高校教学和科研业务,并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最佳实践。”此次成功的合作,为DEKRA德凯、NIDA与高等教育机构在校园网络评估领域的深入合作开创了先例。三方均表示,未来将依托持续的测评与优化,合力推动智慧校园网络向安全、绿色与智能的更高目标演进。未来,DEKRA德凯与NIDA更将携手,将网络评估拓展至更广泛的建筑、多元场景与智慧园区,共同开启数智化应用的新篇章。关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西迁以来,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西迁精神。学校是“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单位,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学校。2017 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A类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2个学科入选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据 2025年5月ESI公布的数据,学校19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 1%,6个学科进入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排名全球第8。关于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etwork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lliance,简称为NIDA)。由世界各国的行业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等自愿组成的国际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专注于IP网络产业发展趋势研究、面向2030年的下一代互联网代际和架构定义、产学研用联合开展技术创新与落地孵化、标准化、测试认证等工作。NIDA的目标是通过凝聚全球产业共识,构建国际化产学研用生态圈,推动固定网络技术创新,促进固定网络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建网标准组织,推进IP产业代际式升级。关于DEKRA德凯DEKRA德凯,百年安全保障的全球领导者。成立于1925年,DEKRA德凯旨在通过车辆检验确保道路安全。如今,DEKRA德凯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非上市检验、检测和认证专家机构,覆盖广泛的行业领域。作为值得信赖的全球合作伙伴,DEKRA德凯凭借全面的服务和创新的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升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践行百年庆典主题——“Securing the Future”。2024年,DEKRA德凯营业总额达到43亿欧元,业务遍布世界5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48,000名员工致力于提供独立、专业的专家服务。DEKRA德凯连续荣获EcoVadis铂金评级,位列前1%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之列。
2025-11-14
1
【转载自深智城通信】喜报!深智城通信入选“新质互联网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案例库!
为深化新质互联网产业共识、加速产业落地实践,由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主办的第三届网络创新发展大会圆满举办。峰会以"跨越行业边界,释放创新动能"为主题,聚焦共识凝聚、标准制定、实践推广,汇聚多方力量共探产业发展新路径,NIDA战略咨询委员会2025会议特邀专家邬贺铨出席并发表致辞。会上设置了“新质互联网先锋城市案例证书颁发仪式”,旨在遴选并推广具有前瞻性与示范效应的城市级网络建设实践。其中,深智城通信申报的《面向数字孪生城市的超高速智能网络建设》项目,凭借在构建低时延、高可靠、智能调度的城市级网络架构方面的突破性成果,成功入选“新质互联网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案例库。案例亮点:1.融合数字孪生平台、承载算力网、空联网以及数联网等多个业务平面。2.依托鹏城极速光网络,提供超高速、超低时延的算力资源调度与数据传输保障。3.结合深度学习与智能感知,实现算网协同调度与业务服务稳定高效。大会启动“新质互联网先锋城市2026新篇章”,由9个国家10个城市共同发起:深圳,南京,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印度尼西亚,西班牙,埃及及沙特。深智城通信作为深圳代表,受邀上台参与灯柱点亮仪式,象征深圳在构建全球互联智慧城市网络中的节点作用与引领意愿。下一步,深智城通信将抓住AI时代机遇,依托公司在AI算网融合等领域的积累,深度拓展应用前景,与各方深化在关键技术攻关、国际标准协同、场景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助力智慧城市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2025-11-14
1
赋能AI未来 | NIDA发起400G Per Lane MSA,开启超宽以太网新纪元
[中国,深圳,2025年11月8日] 2025年NIDA第三届网络创新发展大会在广东深圳市成功举办。作为全球固定网络创新领域的行业盛会,本届大会汇聚了众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和领先企业的代表与技术专家,共同围绕“AI时代的下一代网络发展”展开深度交流,为未来网络的演进路径锚定方向。其中,大会的一项重要成果是 “400G Per Lane MSA(Multi-Source Agreement)”的正式成立。该MSA由中国移动发起,汇聚了阿里巴巴、腾讯、Marvel、VIAVI、天孚通信、盛科、光迅科技、光库科技、万里眼、立讯、中兴通讯、是德科技、华为等以太网产业链的核心生态合作伙伴,致力于在AI数据中心领域破局带宽瓶颈,共同推动下一代超宽以太网的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程伟强在“400G Per Lane MSA”成立仪式上对该MSA成立的产业背景和挑战、MSA工作目标和合作倡议进行了解读。AI集群的“核心瓶颈”:高速互联正面对决400G信号挑战面对千亿乃至万亿参数大模型带来的算力挑战,构建超大规模AI集群已成为行业共识。在这一进程中,超高速以太互连技术性能表现直接决定了集群算力输出的效率与规模,成为支撑AI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技术,而高速单通道互联技术则是关键所在。当前,技术发展正面临关键的代际转折点,例如,800G 以太网依赖于单通道 112G 互联技术(8×112G/lane),1.6T 以太网依赖于单通道 224G 互联技术(8×224G/lane),而未来的 3.2T 以太网则需要单通道 448G互联技术(8×448G/lane)。随着智算中心对以太网速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今年基于单通道 224G 互联技术的 1.6T 以太网已开始商用部署,全球产业的目光正逐渐聚焦于下一代单通道 448G 技术的发展。为此,NIDA启动了400G per lane MSA 工作组,致力于推动单通道448G 互联技术的成熟与标准化进程。然而,速率翻倍也带来了严峻的信号完整性挑战,通道间串扰与插入损耗等问题呈指数级恶化,使得系统设计难度大幅提升。这一技术突破需要建立一个跨芯片、封装、通道与系统的协同设计框架,围绕“带宽-信噪比平衡”这一核心命题进行重构。这一命题的突破,不仅关乎单点技术的成败,更将定义下一代AI基础设施的竞争格局与演进路径。破局生态壁垒:400G/lane MSA致力打造多厂商互操作的“统一接口”数据中心正加速向400G/lane乃至800G/1.6T系统演进。然而,多供应商设备间的互操作性已成为制约产业规模化部署的关键瓶颈。各厂商独立开发的解决方案极易导致技术路径分化,形成生态壁垒,不仅推高了系统集成成本与复杂度,更延缓了整体技术的普及步伐。400G Per Lane MSA强调开放协作,致力于汇聚全球在芯片设计、材料科学及系统架构领域的顶尖力量,基于先期的技术路径与光电层协议、物理层接口标准等领域达成行业统一共识,从而为构建基于单通道 400G 的、开放可靠的 1.6T/3.2T 高速以太网生态提供开放、健康的产业生态奠定基石。并推动该共识被 IEEE 等主流国际标准组织采纳。以开放标准构建新生态:业界发起400G/lane互操作倡议400G Per Lane MSA倡议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通过制定开放统一的接口标准,构建下一代数据中心互连新生态。该倡议标志着产业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将为800G及更高速率互联奠定坚实基础。该MSA工作组将聚焦单通道400G高速互联技术的核心物理层难题,具体包含以下关键领域:NO.1 制定400G/lane电气接口标准,涵盖芯片到芯片、芯片到模块、线缆及背板等应用场景。NO.2 建立400G/lane光学接口规范,重点优化短距离光连接性能。NO.3 明确信号完整性、通道特性及均衡要求等关键技术指标。NO.4 探索创新调制编码方案,实现性能与功耗的最佳平衡。该倡议已获得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积极响应,包括芯片供应商、光元器件和光模块制造商、设备商及云服务提供商等。MSA将秉持开放、协作的原则,致力于汇聚全球产业智慧,共同推进标准制定进程。为此,MSA将打造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为业界提供互操作性测试、联合技术评估与专业知识共享等关键支持。NIDA 400G Per Lane MSA现诚邀全球产业链伙伴加入这一开放进程,共绘下一代数据互联的技术蓝图。
2025-11-16
1
【转载自联通科技创新】行业权威认可!联通BNC交出标杆答卷
【2025年11月6-8日】,消费电子创新大会CEIC 2025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成功举办。会议期间,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作为平行分论坛举办的第三届网络创新发展大会于11月8日隆重举行。在本次大会上,中国联通与华为联合申报的《中国联通宽带核心网(BNC)引领万兆宽带网络的智能化变革》项目成功入选“网络应用与技术创新领域”创新案例,并被正式收录于“新质互联网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案例集。这一重要成就标志着中国联通在引领万兆宽带网络智能化变革、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方面获得了行业权威认可。本次大会汇聚了院士、产业领袖等全球顶尖专家,共同探讨新质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的发展路径。中国联通BNC项目凭借全球首创的新型宽带网络架构及网络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从众多创新方案中脱颖而出,为宽带网络演进树立了新标杆。中国联通宽带核心网(BNC)作为下一代宽带网络核心架构,以“转控分离、集约部署、通感一体、安全可靠”为核心理念,成功突破了传统宽带网络局限。其架构开创性体现在对标5GC服务化架构,实现控制面集约化与用户面池化部署,为业务提供毫秒级精准分发能力,为固移融合与未来业务创新奠定坚实基础;智能内生性表现为将AI技术深度嵌入管理、控制与用户转发层面,实现从业务感知、质差定位到网络自愈的智能闭环,使网络从被动管道转变为主动、智慧的连接实体;应用前瞻性则展现在基于BNC的超低时延与超大带宽能力,已成功孵化“随行专网”“算网融合电竞云”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有效突破AI应用瓶颈,为用户带来极致体验。目前,中国联通已在19个城市成功完成BNC商用示范,充分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与卓越稳定性。此次案例入选既是对项目实践成果的肯定,也体现了对未来推广价值的高度期待。展望未来,中国联通将继续深化BNC的规模化部署与应用创新,携手产业伙伴共同推动我国宽带网络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构筑坚实的数字基石。
2025-11-14
2
NIDA应邀参加面向东盟国家的AI+产业标准化交流互鉴活动
【南宁,2025年10月28日】在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交流中心,举办了以“面向东盟国家的AI+产业标准化交流互鉴”活动。活动由由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承办,参加活动的中国专家、东盟国家政府及高校的专家齐聚一堂,分享了AI技术和标准研究的成果,以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共同探讨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在AI产业发展的愿景,并充分肯定了完善的标准体系的重要价值。在主题活动中,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产业发展部副部长博扬,做了主题发言,首先介绍了NIDA的愿景是搭建学研机构、企业创新、产业转化的桥梁,借助产业链沟通&营销展示平台,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力,牵引全球产业发展;然后,基于NIDA各领域专家的研究,对“下一代网络”发展路径进行了讲解;针对AI产业发展,介绍了NIDA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定义了4个主要场景,“联算、联智、联数、联空”;并基于这些场景,分别展开讲解了NIDA各领域专家在每个场景中的研究成果,以及创新实践经验。来自东盟的专家对博扬部长分享的联算、联数等场景很感兴趣,详细讨论了医疗、教育、农业园区等行业的网络建设标准,及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网络发展经验,并提出希望与NIDA展开标准合作,提升东盟国家网络建设能力。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交流中心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广西人民政府协议共建,是国内唯一面向东盟国家开展标准化合作交流的国家级平台。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负责中心的具体运行,对接国内各行业龙头企业、创新联盟、科研机构面向东盟开展交流,力求通过该平台将中国技术更多展示给东盟国家,征得更多认同和标准化合作机会。本次活动正是该中心工作的一个缩影,使东盟国家与我国在AI时代的网络等基础设施、LLM等领域的共同发展建立了良好的互鉴机制,为后续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NIDA作为国际化网络标准组织,致力于全球建网标准的制定和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未来NIDA计划通过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交流中心,与东盟国家深入展开标准和产业合作,将中国的先进建网经验推广到东盟国家,并助力中国相关产业链出海。
2025-11-13
5
自智网络行业先锋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中国,深圳,2025年11月8日】2025 智·驭未来,自智网络创新论坛于第三届网络创新发展大会期间展开。论坛现场,在自智网络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学者的见证下,“自智网络行业先锋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这一行业创新平台的建立,标志着自智网络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当前,自智网络产业正处于从L3向L4迈进的关键时期;截至2025年,自智网络L4技术已在国内多个行业实现全面项目落地,并在海外完成初期试点。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运维深度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自智网络正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本次“智·驭未来,自智网络论坛”隆重举行了“自智网络行业先锋创新中心”揭牌仪式。该创新中心将汇聚产学研各方力量,致力于打造开放、协同的产业合作平台,推动自智网络技术标准统一与创新成果转化。AI作为智能时代新兴技术的代表,加速着千行万业全面数智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AI所研究员齐格格分享了《智能体技术与应用简析》。齐格格系统阐述了智能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自智网络中的应用场景。她表示,全力夯实智能技术底座可以进一步推动智能体应用普惠向实。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智能体将变得更加智能和自主,为网络运维带来革命性变化。NIDA自智网络工作组主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马军锋分享《智能体应用加速L4自智网络产业发展》,通过自智网络工作组的努力,从标准到产业落地,已经在金融、教育行业有了规模发展。NIDA测试认证部副部长宋建民分享了《NIDA行业委员会战略规划》,他提出打通行业需求收集和标准应用落地路径是成立行业委员会,未来NIDA计划成立教育行业委员会,引领教育行业的网络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公共推动教育网络数智化发展与全球化协作。华为自智网络专家李业兴在《AEI标准展望&数通AN L4行业测评进展》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自智网络产业测评体系建设的最新进展。随着行业首个《基于智能体的校园网L4运维技术要求》标准的发布,自智网络建设终于有章可循。中国电信云网运营部云网操作系统研发中心喻琦老师在《中国电信自智网络的发展思路与应用实践》分享中,阐述了中国电信在云网运营自智数字化转型的定位与思路。随着“自智网络行业先锋创新中心”的成立,以及各项技术标准的逐步完善,自智网络产业正迎来全面迈向L4高阶自智的关键时期。未来几年,自智网络将朝着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迈进。
2025-11-12
3